2014.04.15
      轉經(jīng)小昭寺
      瀏覽次數(shù) : 2341
      字號調整

      小昭寺,位于拉薩古城之北的小昭寺路上,距離大昭寺約500米。當天空中最后一抹亮光在寺院上方金頂上即將隱去,淡淡的燈光已開始打在大木門栓上的哈達和五色金剛結上時,我又一次站在這里駐足凝望。白墻似雪,經(jīng)桿高揚。石碑上,有對小昭寺的介紹:建于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奠基,寺內主要供奉了釋迦牟尼8歲等身像,還有其他文物。

      和大昭寺的建筑規(guī)模、盛名、地位相比,小昭寺遠遠地寂寞了些。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當時,為供奉她從長安帶去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松贊干布建了小昭寺,大門朝東,寓意面向娘家。而當時尼泊爾公主帶去的8歲等身像,建大昭寺供奉,大門朝西,也面向自己的娘家。

      曾在一篇史料中看到,真實的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遠不像歷史書和影視劇演繹的那般舉案齊眉。當時大唐迫于戰(zhàn)事、情非得已、下嫁公主,而兩人年齡懸殊,文成公主當時實際只是個排名靠后不得寵的小妾。而且這個妾,也沒當幾年,她就開始了二十多年的漫長守寡生涯。

      好在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的政治地位及其在民間受愛戴程度遠遠高于其在松贊干布身邊的個人地位。文成公主到達吐蕃后,除了帶去大量農(nóng)耕、制造技術和能工巧匠,她本人又德才兼?zhèn)?,在推進藏族文化發(fā)展方面,做出了無可估量的貢獻,被藏區(qū)人民認為是綠度母的化身。

      歷史機遇,真是神奇變幻,公元710年,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移至大昭寺供奉。

      今天,一條天路直通拉薩,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我們不必象文成公主當年入藏那般馬蹄陣陣駝鈴聲聲。很輕松地便可站在小昭寺的大門前,緬懷文成公主的史詩,朝覲佛祖釋迦牟尼。

      這是個全民信仰藏傳佛教的廣闊高原,每天有無數(shù)的手捻轉佛珠;無數(shù)的人會轉經(jīng)祈福;白發(fā)蒼蒼的腦袋幸福地拱在寺院柱子上摩挲,男女老幼的身體起起伏伏長頭磕至幾千個。不禁感嘆這當年是個曾經(jīng)懷有帝國野心的民族,如今千百年來卻集體靜坐祈禱。

      小昭寺的故事真實地帶著溫度,這也是我來了又來的原因所在吧。繞小昭寺一周的轉經(jīng)路,共有217個轉經(jīng)筒,它們一個挨著一個。和拉薩其他轉經(jīng)路一樣,邊走邊推動經(jīng)筒是每個虔誠信徒的功課。這里一樣經(jīng)筒光滑,路面閃亮,匍匐在墻角下磕長頭的人手套滑動地板的滋滋聲此起彼伏。

      我像他們一樣,轉經(jīng)磕長頭,圍繞小昭寺,一圈又一圈。我也許不會歸皈,目前也不為所求,只愿這樣虔誠的儀式感讓自己平安如意,暫時忘掉來自社會的壓力和煩惱。但在一聲聲經(jīng)久不息的頌經(jīng)聲中,心情卻頓時空靈、飄逸起來。原來,真有一種相遇,叫自己遇見自己。
       

      Copyright © 2018 中裕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豫ICP備13015339號-3     豫公網(wǎng)安備41010702003678號     技術支持/銘成奇跡
      亚洲va无码va亚洲,无码AV免费播放在线,国产美女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久久精品免费观